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贵州利锋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分公司-logo

贵州利锋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分公司

20-99人

公司优势

我们的企业秉持着"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勇于承担"的核心价值观,并且以诚信、合作、创新作为经营的指导理念,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活力与信任的企业氛围。我们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结合精湛的技术,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始终将高品质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始终坚持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服务,力求用我们的专业与热情打动每一位客户,让客户在与我们交往的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为了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我们注重员工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我们以诚恳的态度追求事业的发展,以道德引领企业的成长,以公正的视角看待利益。我们的企业目标是通过专业、专注、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因为只有客户的满意,才能真正代表我们的成功。

我们的企业宗旨是"以诚待人、以德立业、以义谋利",以专业执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推动自身进步,确保每一次服务都能超越客户的期待。我们坚信,只有满足并超越客户的需求,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一、企业基本情况
天津秦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汉中秦元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后者是国内领先的高端氧化铝基超高温工业原料制造企业。天津秦元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主营烧结板状刚玉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开展国际贸易业务,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制造、金融及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汉中秦元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超高温耐火原料的研发与制造,是我国烧结板状刚玉生产工艺技术研发的先行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烧结刚玉》(YB/T4216-2010)的起草单位,被评为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超高温竖窑工艺生产的烧结板状刚玉成功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2007年被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授予“优质高档耐火原料重点推广企业”。

2008年,汉中秦元的超高温竖窑生产烧结板状刚玉工艺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工艺在国内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相关成果被评为“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并荣获省部级奖项多项。其“秦元”牌烧结板状刚玉于2012年被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秦元”商标获评“汉中市著名商标”和“陕西省著名商标”。2010年,“年产20000吨烧结板状刚玉”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14年“烧结板状刚玉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产业振兴计划,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1207万元支持。

二、项目规划
计划于2015年底前在天津自贸区投资建设一条年产5万吨烧结板状刚玉生产线,预计2018年12月投产。力争两年内上市,三年内通过扩大再生产将产能提升至30万吨,按当前售价5500元/吨计算,年产值可达16亿元。该项目旨在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高端耐火原料的需求,助力企业成为临港经济区高科技新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

望家欢(辽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诚聘

成华区渔卷餐饮店(个体工商户),规模小于50人,类型为民办企业,行业归属为餐饮业。

深圳越海全球供应链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在前海注册成立,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成立后首批入驻的企业。越海是智慧型物流供应链协同企业。根据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及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数据,越海在A轮融资时就达到了“独角兽”级别。

越海秉持“整合、协同、共享、创新”的发展理念,开创了“一体化供应链”模式;2016年,越海创立了“C2B+DIY流通制造”模式,以需求驱动供应链,以供应链协同制造,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向工业4.0时代转型。

越海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遍布全球的智能仓储网络、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了“社会共享的供应链”体系,帮助众多知名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公司官网:http://www.yhglobal.com/

新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管理,位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市,享有“塞外明珠·山水梨城”的美誉。学校秉持“特色、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构建财经类、工科类、医学类“三大主干学科专业集群”,推进“优文科、扩工科、兴医科”建设,形成“工管结合、医管结合、医工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学科布局。

学校创办于2002年,历经20多年发展,已培养18届本科毕业生,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目前,全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达1.54万人,教职工1055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62人,副教授46人,讲师298人,专任教师中91.54%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学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838.28亩,建筑面积56.37万平方米。东校区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河路360号,占地1986.44亩,建筑面积20.92万平方米;西校区位于库尔勒市鸿雁新区北京路89号,占地851.84亩,建筑面积35.45万平方米。

学校开设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审计、医疗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税收学、电子商务、法学、新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纺织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软件工程、医学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精细化工、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养老服务管理等29个本科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精细化工、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养老服务管理为2024年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的新设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电子商务运营实践》《旅游线路设计与实践》《组织行为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基于课程整合的急性肺水肿虚拟仿真实验》等6个省级一流课程。继续教育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9个专业。学校积极建设教学科研平台,设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所”“文化润疆研究中心”“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中心”“马兰精神教育与研究中心”等平台和中心,其中“新商科与产教融合研究中心”获批培育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智化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康养专业集群实验教学中心”获批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化工与纺织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基础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设有17个党政管理及教辅机构。作为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联盟骨干单位,已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等180余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新疆科技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