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睛云华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北京金睛云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来自华为、启明星辰和东软,首席科学家由著名的网络安全专家谭晓生担任。公司在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二十余年的研究经验和丰富的技术积累,并拥有70多项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检测专利。公司秉持“AI驱动安全”的核心理念,持续研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网络安全产品,包括高级威胁检测系统(ATD)、全流量回溯分析取证系统(TFS)、APT智能沙箱系统(AIS)、恶意加密流量检测系统(MED)、大数据安全分析与态势感知系统(CIC)、大数据威胁情报系统(CTI)和主机威胁取证系统(HTD)。
二、公司官网
http://www.geyecloud.com/
三、公司典型客户
公司服务的客户已超过1000家,现网运行的系统超过5000套,客户遍布金融、运营商、广电、能源、电力、企业及高校等多个行业。
四、公司使命——实现“普惠安全”:使安全产品更易用、成本更低,服务中国最广泛的客户群体
五、企业文化——客户第一,奋斗为本
相关职位
热门城市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广东斯特尔科技有限公司热烈招聘
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深耕新能源、半导体与5G产业链的智能装备制造商。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多线切割机、研磨抛光机、精密成型数控机床等硬脆材料加工设备及金刚石线、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硅片、蓝宝石、碳化硅、手机组件(包括触摸屏与后盖)、视窗玻璃、LED半导体照明、磁性材料、压电水晶与陶瓷等硬脆材料的精密加工,服务于光伏、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制造与仪器仪表等多个行业。
宇晶股份在国内多线切割机、研磨抛光机等装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是精密数控机床设备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之一。2018年11月29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943,股票简称“宇晶股份”。
江苏双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良节能投资有限公司和江苏永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位于江苏盐城,总投资额为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占地285亩,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该公司主要致力于大尺寸光伏硅片的生产和销售。
预计在2022年底,江苏双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届时将实现年销售额90亿元,年入库税收2.55亿元。公司现诚邀各类人才加入,携手双晶共创辉煌,让未来更加璀璨!
青岛汇融供应链有限公司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江山路光谷科创中心二期内6C楼,主要业务涵盖投资、房地产、不良资产收购、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及加油站经营。公司现有员工37人,已为员工缴纳劳动保险。
《大地之美与文明之光》
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宁波慈溪的浙江荇海书店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儿童阅读成长为特色的现代书店,以读书会为核心,旨在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发展学习能力的创新型学习中心。作为儿童早期阅读的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学实施基地,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企业使命:爱阅读,读好书。愿景:大地之美,文明之光。
核心业务包括全学科自主阅读与儿童思维可视化系列读书会。公司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合作,共同创立了紫荇弱水读书会暨全民数智读书论坛,成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木玩游戏与思维教育新文科实验室教学基地、浙江省逻辑学会儿童思维教育专业委员会实践基地,并且是杭州百物格教育荇海学习中心的一部分;同时,荇海书店还是宁波市“天一书房”和慈溪市图书馆荇海分馆。
这是一家面向未来的书店。慈溪高新区爱琴海荇海书店的开业标志着浙江荇海战略发展的新篇章——品牌连锁经营。
我们诚挚地邀请心中怀有奋斗热情的优秀学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通过您的知识和汗水、智慧和勤劳,与我们一起开创美好的未来。
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在哈尔滨新区注册成立,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由哈工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团队发起设立,具备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批量化设计、制造能力,致力于提供国内领先的整星在轨交付服务。
公司在2021年底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近1亿元,投后估值8.5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5,624.89万元,净资产8,335.12万元。
针对商业航天市场对小卫星批量化制造的需求,公司创新性地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批量化生产的柔性化卫星技术平台,有效解决了传统卫星方案设计、产品研制、装配制造过程中迭代速度慢、研制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微小卫星的定制化、批量化快速设计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公司拥有完备的卫星研制生产条件,建立了完善的微小卫星数字化研制管理规范和质量保障体系,拥有6000平方米的洁净厂房、先进的卫星总装与测试生产线以及价值超过2亿元的50多台(套)空间环境试验仪器设备,满足1吨以下卫星的设计、研制与试验条件,具备年产50颗2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
公司已承担近百颗商业卫星批产任务,并建立了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布局星网建设,创新研制了5G通信试验星,抢占低轨互联网卫星市场;承担低轨导航增强星座任务,推动创新应用落地;开拓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形成了成熟的产品,打造了“卫星空间信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