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林科学院
100-499人
公司优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成立于1958年,199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现有员工143人,其中科研人员99人,高级职称人员40人(研究员24人,副研究员16人),中级职称人员29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博士后10人,硕士学位40人。中心设有9个专业研究室、5个综合实验室、7个试验示范农场,并拥有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或检验检测中心,以及2个成果转化实体公司。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中心已成为一个集科研、人才、设施、良种于一体,实力强大、专业齐全、设备先进的蔬菜研究机构,其综合实力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
中心立足北京,服务于全国,面向世界,致力于推动中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中心承担了近百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提升了核心研发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中心在蔬菜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都市型设施园艺、蔬菜采后处理加工和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包括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个,通过省级以上蔬菜品种审定/认定/鉴定93个,授权专利109项,发表研究论文588篇,其中SCI论文86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
中心围绕蔬菜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创制,收集和保存了国内外地方品种及“名特优新”品种资源3.5万余份,并建立了“北京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共享信息服务平台”,在基因资源发掘、蔬菜抗病、抗逆和品质形成机理研究、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心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200多个,主要蔬菜品种连续4年入选农业部推介的主导品种。其中,“京秋3号”大白菜和“京欣2号”西瓜分别获得了201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中心围绕温室优化设计、工厂化育苗、蔬菜生理和技术、节水节能、观赏园艺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安全高效的蔬菜生产技术系统,如无基质营养液育苗系统、液流弓背式果菜管道栽培系统、封闭式循环槽培生态栽培系统、安心韭菜栽培系统和全光型连栋温室设计等,有效解决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部分瓶颈问题,实现了蔬菜生产的节水节肥、高产高效和安心安全。
在蔬菜采后加工与流通领域,中心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成功研发了果蔬移动式冷水预冷机组、便携式果品近红外分析仪等装备,并构建了蔬菜直销配送流通模式、远距离运输产地预冷、在途保温和供应链精准管理技术体系。此外,中心还系统开展了蔬菜营养品质评价、生物活性成分鉴定、营养膳食产品设计和功能食品开发研究,成功推出了“牵手”果蔬汁、“天之素”番茄红素胶囊和花色苷饮品等保健产品,建立了一套从原料处理到终端产品开发的完整技术方案。
在解决国家急重险难任务方面,中心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中心成功解决了西沙南沙海岛及舰艇部队的蔬菜安全生产与保鲜技术难题,提高了岛礁鲜菜自给率至70%。同时,中心实施了京-新疆、京-蒙、京-藏、京-青等地的科技帮扶与援助项目,有效带动了贫困边远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中心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完成了蔬菜种业企业的“事企脱钩”股份制改制工作。通过搭建蔬菜良种展示推介平台和蔬菜良种信息网络平台,推进蔬菜新品种的快速、高效转化。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了蔬菜良种300余个,年推广蔬菜良种100余万斤,面积超过千万亩,覆盖全国1500多个市县。优质良种还出口到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近20个国家,中心的良种产业化规模连续四年突破亿元,在全国蔬菜科研院所的科技型企业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成为抵御跨国种业公司冲击的重要力量。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中心已成为一个集科研、人才、设施、良种于一体,实力强大、专业齐全、设备先进的蔬菜研究机构,其综合实力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
中心立足北京,服务于全国,面向世界,致力于推动中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中心承担了近百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提升了核心研发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中心在蔬菜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都市型设施园艺、蔬菜采后处理加工和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包括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个,通过省级以上蔬菜品种审定/认定/鉴定93个,授权专利109项,发表研究论文588篇,其中SCI论文86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
中心围绕蔬菜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创制,收集和保存了国内外地方品种及“名特优新”品种资源3.5万余份,并建立了“北京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共享信息服务平台”,在基因资源发掘、蔬菜抗病、抗逆和品质形成机理研究、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心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200多个,主要蔬菜品种连续4年入选农业部推介的主导品种。其中,“京秋3号”大白菜和“京欣2号”西瓜分别获得了201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中心围绕温室优化设计、工厂化育苗、蔬菜生理和技术、节水节能、观赏园艺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安全高效的蔬菜生产技术系统,如无基质营养液育苗系统、液流弓背式果菜管道栽培系统、封闭式循环槽培生态栽培系统、安心韭菜栽培系统和全光型连栋温室设计等,有效解决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部分瓶颈问题,实现了蔬菜生产的节水节肥、高产高效和安心安全。
在蔬菜采后加工与流通领域,中心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成功研发了果蔬移动式冷水预冷机组、便携式果品近红外分析仪等装备,并构建了蔬菜直销配送流通模式、远距离运输产地预冷、在途保温和供应链精准管理技术体系。此外,中心还系统开展了蔬菜营养品质评价、生物活性成分鉴定、营养膳食产品设计和功能食品开发研究,成功推出了“牵手”果蔬汁、“天之素”番茄红素胶囊和花色苷饮品等保健产品,建立了一套从原料处理到终端产品开发的完整技术方案。
在解决国家急重险难任务方面,中心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中心成功解决了西沙南沙海岛及舰艇部队的蔬菜安全生产与保鲜技术难题,提高了岛礁鲜菜自给率至70%。同时,中心实施了京-新疆、京-蒙、京-藏、京-青等地的科技帮扶与援助项目,有效带动了贫困边远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中心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完成了蔬菜种业企业的“事企脱钩”股份制改制工作。通过搭建蔬菜良种展示推介平台和蔬菜良种信息网络平台,推进蔬菜新品种的快速、高效转化。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了蔬菜良种300余个,年推广蔬菜良种100余万斤,面积超过千万亩,覆盖全国1500多个市县。优质良种还出口到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近20个国家,中心的良种产业化规模连续四年突破亿元,在全国蔬菜科研院所的科技型企业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成为抵御跨国种业公司冲击的重要力量。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杭州方块数字图像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9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世纪中心5号楼919室(自主申报),所属行业为其他数字内容服务,员工规模1-49人。
法至信专注于为中小企业与个人提供全面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依托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企业与个人定制个性化法律解决方案,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发展。无论涉及合同管理、人事劳动、知识产权保护,还是诉讼与仲裁事务,法至信均能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支持。我们致力于打造国民最信赖的法务平台,为企业与个人提供全方位法律保障,使其在法律护航下无后顾之忧地前行。
广东金光默勒电气有限公司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主营高低压成套电柜、母线槽、配电箱、电缆桥架等多规格产品。为达成“产业化科技”目标,公司引入先进设备,吸收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并申请专利,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对全球化趋势,公司与本地电力部门紧密协作,秉持“做精、做强、做大、做久”理念,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持续创新,加速产业科技化、经营全球化和品牌国际化进程。
中青国弘 (北京)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北京市,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九本能源有限公司,公司规模少于50人,公司类型为民营,所属行业为石油/化工/矿产/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