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时机电有限公司-logo

深圳市深时机电有限公司

20-99人

公司优势

深圳市深时机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工程的成套设计、开发及产品经营的高科技公司,同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授权的一级代理商。公司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安徽大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总投资3028万元人民币,占地近800平方米,下设采购部、销售部、商务部、技术部、研发部、财务部、综合部。目前公司拥有员工5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大专以上30人,工程研发技术人员15人,技术力量雄厚,已申请到多项软件和专利。深时公司以国际领先控制技术为主导,采用知名的德国西门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SIMATIC系列产品:PCS7、WINCC工业组态软件、HMI系列产品、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控制计算机、矢量控制变频器、直流驱动等产品;在过程控制系统,各类DCS集散控制系统,大型自动化产品生产线,SCADA、RTU等领域设计开发了多项控制系统,承接了大量自动化工程,用户遍及各个领域,使得用户在达到集中控制、方便管理的同时,又能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公司经营规模发展迅猛,经济效益不断增长。2012年公司营业额超过1.3亿元人民币,成为行业内知名的企业,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良好赞誉。2012年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2013年10月取得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公司遵循“一流服务、非凡智慧、创新求胜”的深时精神,一贯坚持“尊重是基础、沟通是开始、理解是纽带、能力是保障”的质量方针,秉持“以人为本、开拓进取、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以一流服务、一流产品奉献用户,回报社会。

深圳市深时机电有限公司正在热招,别因简历错过好机会

根据谈职 2024 数据,只有2%的简历能拿到面试机会——你会是那2%吗?

立即诊断

热招职位

电气工程师1.3万-2.5万

工作内容:
1、负责公司所经营的西门子产品以及其他品牌的工控产品的售前、售中及售

销售工程师1.2-2万

工作内容:
工业自动化,工控,市场分析,商务谈判,自动化产品,机电一体化

1、

销售工程师1-1.5万

岗位职责:
1.负责华南地区产品的市场渠道开拓与销售工作,2.充分了解公司产品及

销售代表1-2万

一:销售代表:
1.负责产品的市场渠道开拓与销售工作,2.充分了解公司产品及服务

相关职位

电话销售6千-1.2万

1、公司主要经营深圳工商财税业务,负责营业执照代办,税务申报等后期服务

2、主

销售业务员1.2-2.2万

1、充分熟悉产品,调查了解市场信息,寻找销售线索和潜在客户2、与客户沟通,介绍产

大客户销售1.6万-3万

负责公司在深圳地区的IT类软硬件产品销售及IT维保服务销售 任职要求:

1、有

营业代表/销售代表6千-8千

1、有1年以上3年以下市场营销工作经验

2、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英伟达产品销售经理(软件与应用解决方案方向)1.8万-3万

一、岗位职责: 产品销售:负责英伟达产品(如 NeMo、NIM、Omnivers

外贸销售8千-1.2万

1、负责利用公司提供的渠道(环球资源等)或自己寻找的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通过EMA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创”)成立于2000年。

龙创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业内知名、深受中国主流整车企业欢迎的整车研发专业机构。

龙创的核心业务是为中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提供长期整车研发和咨询服务;至今已完成数十款车型开发,项目成功率和车型上市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十多年的开发经验,培养出一支专业高效的的技术核心团队,在整车集成、造型设计、工程开发、设计验证等整车全流程研发方面具备国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同时与多家国际著名设计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期交流机制,多次成功参与国际车型研发项目。

2006年,龙创正式加入ARRK国际集团,成为ARRK的少数核心成员之一。目前龙创员工已超过800人,设有上海、重庆、南昌、常熟、保定和天津五个研发基地。未来三年计划每年新增100名技术人员,并新增一个研发基地。

2012年,公司高管通过“MBO”方式完成外资股份回购,但仍保持与ARRK的长期战略合作。

凭借优质专业的设计、完善周到的服务、高度敬业的团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龙创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专注成就梦想”,成就客户的梦想,也成就龙创的梦想。

利诚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食品检测、化妆品检测、药品检测、安全评价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同时提供咨询、工程治理、体检、研发等增值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环保、健康、安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利诚检测拥有专业的实验场地和各类大型高端仪器设备,在广东省内设有6个实验室和1家职业健康体检中心,并在广东、湖南、贵州等地设立多个分支机构,员工约900余人,业务范围覆盖广东省,逐步扩展至华南地区,已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
利诚具备规范健全的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及IEC27001等体系认证,取得CMA、CNAS、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安全评价机构、CATL、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评审及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等7项国家和省级授权资质,检测能力达8000项,涵盖农业环境、建设工程、环境检测、疾病预防控制、农产品及食品、化妆品、药品、日用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
利诚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定;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优质的服务保障、权威的公信力和完善的资质能力,赢得客户的认可与支持,营业收入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020年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2021年分别通过“中山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山市总部企业”认定。

恒普(宁波)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由留美博士团队于2019年创立,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工业激光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产业化,在大型零件和特种陶瓷3D打印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团队入选2019年宁波市“3315”计划创业团队、宁波市高新区“高新精英计划”创业团队等高层次人才项目,并获中国宁波第五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一等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赛区三等奖等荣誉,2020年4月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板挂牌。
公司创始人刘董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曾参与我国国防重大项目及美国洛克希德·马丁“MIT”等项目,在激光加工科研与工业领域拥有二十年经验。
公司目前主营工程刀具。传统工程刀具行业长期面临陶瓷耐磨不抗冲击、金属抗冲击却不耐磨的矛盾问题。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突破金属与陶瓷之间的原子键合难题,开发出适用于工程刀具的陶瓷材料及3D打印工艺,通过在普通钢材上直接3D打印陶瓷材料制造刀具,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降低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刀具性能。
工程刀具属于消耗品,未来市场需求广阔。公司目前已在矿山开采、地铁隧道、路桥基建等领域推出30余款产品,多次作为国产工程刀具供应商中标国能宁煤集团、陕煤集团、晋煤集团等国内大型矿业集团,在局部区域打破国际工程刀具巨头的垄断,赢得良好行业口碑。

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提供相关技术及服务。公司运用自有专利技术,采用稀土结合少量贵金属作为活性组分的三元催化、湍流漩涡控制及金属载体涂覆等技术,成功开发出汽车排气催化剂等高新技术产品,可有效将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HC、NOX转化为无害的CO2、H2O和N2,产品排放符合国Ⅱ、国Ⅲ、国Ⅳ、国V及国Ⅵ标准,已广泛应用于通用、奇瑞、长城、吉利、上海通用五菱、北汽福田、江淮汽车、沈阳华晨金杯、华晨中华、海马汽车、江铃、一汽解放、潍柴、玉柴、钱江、比亚乔等系列车型,涵盖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LPG(CNG)车辆、非道路机械和工业废气催化等领域。公司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连化物所、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机构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并设立了“江苏省汽车尾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公司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汽车尾气纳米稀土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的开发和产业化”;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共同承担国家高新技术十一五863项目“汽油车超低排放净化技术”;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大功率车用柴油机的开发”;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合作实施“轻型柴油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项目,均顺利推进,充分展现了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了科技发展。

拼多多集团-PDD成立于2015年4月,2018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NASDAQ:PDD)。作为新电商的创新者,拼多多集团-PDD专注于以创新的消费体验,结合“多实惠”与“多乐趣”,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目前,拼多多集团-PDD在国内拥有约9亿年活跃买家,活跃商家超过1400万,日均在途包裹数超过1亿件,旗下运营着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及大型农副产品线上零售平台。

自2020年8月启动以来,多多买菜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半预购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实惠、安心、便捷的社区团购服务,现已覆盖内地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提货点覆盖全国70%的行政村。

为助力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拼多多集团-PDD于2022年9月推出多多跨境,借助新技术赋能出海业务,降低出海门槛,拓展订单渠道,支持品牌建设,目前已深入中国百余个制造业产业带,推动上万家制造企业的优质产品进入北美、欧洲、亚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