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鸣动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99人
公司优势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江苏联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储科技",成立于江苏常州,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其核心研发团队汇集了联储科技武进区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及清华大学在热能动力仿真、机电一体化等交叉领域的顶尖技术专家。专注于熔盐储能系统的自主研发、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为各类能源存储项目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联储科技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依托"的运营理念,凭借先进技术产品与丰富工程经验,全力服务于太阳能光热发电、智能电网、集中供暖供热、工业余热回收等多元化领域。致力于通过领先的高温储能技术,为中国的热储能工程技术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运行——提供全面赋能。
贵州普恩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为少于50人,公司类型为民营公司,所属行业为批发/零售。
中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润技术服务平台下的独立法人单位,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太华路大明宫中央广场C座。该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全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之一,同时也具备对各类行业进行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能力。隶属于中润技术服务平台的7家子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中润检测有限公司、中润鲲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
公司总部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内设档案室300平方米、设备室250平方米以及实验室1000平方米。采用总经理负责制,下设5名副总经理、营销中心、管理中心、理化实验室及分布于各地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全公司现有员工35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260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0人。
在安全方面,公司拥有一支由81名安全评价师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15名一级安全评价师、35名二级安全评价师和31名三级安全评价师,还拥有28名注册安全工程师、32名安全标准化评审人员以及4名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证书持有者。在职业卫生方面,24人获得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合格证书(检测和评价)。在消防方面,公司有3名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6名中级建构筑物消防员和6名灭火器操作人员。在环保方面,公司有2名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合格证书持有者和3名注册环保工程师。
公司已获得陕西省应急管理厅颁发的《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并通过陕西省消防大队的认可,能提供消防设施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保养及消防安全评估服务。此外,公司还获得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以及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证书,服务内容涵盖多个领域。
在设备设施方面,公司配备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扫描仪、无人机、照相机等,以及用于运输的小汽车等设备。在专业技术软件方面,公司拥有安元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安元企业工艺安全管理HAZ OP系统软件、数据模拟计算系统等专业软件。在专用设备方面,公司配置有风速仪、测温仪、地质罗盘、全站仪、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探测仪、测厚仪等,以及用于消防设施检测、防雷防静电检测的专业设备。
中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了服务的科学、规范、公正、准确。公司坚持“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公司遵循“公正、科学、准确、优质”的企业方针,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不懈努力。
中润技术全体员工秉承“真诚、科学、一流,与企业共创成功!”的经营理念和“专业、严谨、诚信,为企业提供精品服务!”的服务宗旨,向着“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一体化咨询”的目标前进。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诚邀各类人才的加入,共同创造辉煌。
因公司业务发展,现诚聘以下人员:
沈阳同合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涵盖了技术服务、工程总承包、专业分包、电气设备成套以及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调试等多个领域。公司始终遵循“有温度,有良心”的经营哲学,秉持“专业、专注、增值”的服务理念,成功地执行了大量工程项目和技术服务任务。
在环保领域,公司与中航规划新能源公司、碧水源、光大环保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传统能源行业,公司为国电龙源、大唐电力、中海实业皇姑热电、华润电力等提供服务。在核工业领域,公司与中核集团二三公司、中核集团华兴公司、中核404、中核龙瑞等单位保持合作。在航空与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与中航规划、中航飞行试验研究院、中航西飞、中铁十一局等单位展开合作。
公司高度重视用户体验,致力于深耕特定领域,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以核工业、航空和轨道交通为核心业务的运营模式。公司坚持人才战略,不断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并借鉴学习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逐步构建起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公司始终以服务优质客户、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社会进步为己任,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