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宏正禹矿山工程
20-99人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缙云伟创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二00五年,专注于单、双线路板生产和精密电子产品SMT焊接的高科技企业。公司配备环保车间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DEK半自动印刷机、YAMAHA中高速高精度贴片机、日东NF 7A-V2回流焊、MF-750-AOI检测仪、晔展WJ-40BA回流焊。设备配置高端,灵活性强,能够满足大批量产品研发与测试生产的需要,为多家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高品质的SMT产品,获得业内高度认可。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及技术娴熟的工程师团队,以ISO900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从PCB板设计/生产、贴片、插装、焊接、装配、测试、检验、包装到发货的全流程服务。真诚期待您的到来,愿与客户共同发展。
岱美,创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上海,设有上海浦东北蔡、航头,浙江舟山,天津,哈尔滨五大生产基地,员工总数逾4000人。凭借超过二十年的专业汽车零部件开发和生产能力,岱美的主要生产设备均从德国和美国进口,采用先进工艺和严格检测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可靠。公司已通过德国莱茵公司的TS16949第三方质量认证,涵盖产品制造和设计。
岱美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遮阳板、座椅头枕、顶棚阅读灯控制盒总成和整车座椅等汽车零部件。其中,上海浦东工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遮阳板生产基地。
联系方式:021-68220101-2207
公司产品在国内主要供应给上海通用、上海大众、长安福特马自达、东风日产、神龙汽车、悦达起亚、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以及上海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东风汽车、奇瑞、江铃、长城等中国自主品牌。同时,产品也大量出口至美国通用、美国福特、美国克莱斯勒、德国大众、法国PSA、德国OPEL、瑞典SAAB、韩国通用大宇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
岱美具备自主设计开发能力,涵盖从概念设计、三维建模、快速成型到工装、模具、检具设计制造,实现与客户同步开发。公司不断提供创新、高效、快捷的技术支持,并拥有丰富的全球各主机厂全新平台车型同步开发经验。
岱美诚邀行业精英加入,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沪南公路5651号
交通指南:乘坐沪南线或龙大专线(南汇汽车站方向),在沪南公路华南路站下车,步行约50米即可到达。
简历投递邮箱:daimayhthr@daimay.com
北京天涯泰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4624,简称TEMO)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经营电子元器件的代理和分销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北京市和深圳市设立了子公司——北京太漠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芯未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分销商、国内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赢得了上下游企业的认可与信任,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初步建立了一流的“电子元器件全价值链解决方案服务”。未来,公司将依托“以电子元器件供应链服务为切入点,以供应链金融和技术解决方案服务为延伸”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平台模式,加速企业发展,力争在未来五年内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将继续秉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积极创新力求发展”的企业精神,致力于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巨工新能源,作为巨工集团的核心企业,其总部设在广州市。巨工新能源专注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电力设计、总包建设及电站维护等全方位服务。该企业具备多项专业施工资质,包括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机电安装专业承包二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以及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
巨工新能源坚持创新,特别是在光伏车棚、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柔性屋面光伏施工、结构加固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以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为己任,巨工新能源紧跟时代潮流,优化管理流程,现已成长为业内知名的中型光伏企业。
巨工新能源的业务覆盖广泛,合作客户包括但不限于南方电网、粤电集团、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广州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柳汽、富华重工、中美工业园、明兴电缆、东鹏卫浴、欧亚家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秉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服务至上”的原则,将每一份客户的信任转化为卓越的精品工程。
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巨工新能源不仅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举办,上海交通大学管理运营,为事业单位。研究院总部位于两江新区,是重庆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关键平台和创新策源地。研究院负责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在重庆市进行所有管理和运营工作。
研究院致力于围绕重庆相关产业构建科研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及分析检测等业务;吸引高端人才,推动国内外科技与人才交流合作,提升行业影响力;同时在重庆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培训中心,承担人才培养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