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美高集团有限公司
1000-9999人
公司优势
公司秉持“创新每一天,领先每一步”的核心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设有市级技术中心,并成立了美高硅材料研究院。2017年8月,青岛美高集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通过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办公室的评审,与冯守华院士及其团队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硅材料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目前,集团已拥有30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其中包括18项发明专利,15项新产品和科技成果通过了青岛市经信委和科技局的鉴定,另有50多项先进技术正在申报中,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知恩感恩报恩”的文化理念,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近年来,累计捐赠超过2700万元用于公益慈善事业,惠及1500多名学生,总受助人数接近7000人次。企业也因此获得了首届青岛慈善奖、青岛市民企帮村先进单位、山东省慈善一日捐先进单位、山东省热心慈善事业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公司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倡导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强调在优势领域的发展和在专业高度上的提升。通过人才梯队建设、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下的个人创新项目以及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的方式,以TPPK为创新模式,大大提升了团队和个人的成功率。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成员的动手能力培训,提升设计、采购、绿色三大能力和人工经验、机理模型、数字建模平台三大支撑,通过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和梦想。目前,公司在模型制作、学习氛围和创新精神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公司为员工提供设施齐全的职工宿舍(2-3人一间,配备暖气)、洗衣机房、浴室、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游泳馆和健身房等生活设施。公司还会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扑克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并在中秋节和春节期间向员工发放节日礼品。企业设有职工食堂,每日提供工作午餐(一荤两素一汤),并且公司周边交通便利,1公里内有大型农贸市场和娱乐场所,方便员工在业余时间购物和娱乐。
为了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公司新成立了“四新创客研发中心”,专注于热能、制冷、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工艺及设备研究与开发。同时,公司计划成立“新能源研究院”,通过电力替代煤炭来实现行业能源使用的根本性转变。
此外,为响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公司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推行的电代煤技改项目不仅能节省成本,还能改变能源使用结构,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契合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对企业、相关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高集团承诺为广大员工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董事长李永兆先生携全体员工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加入美高,共同谋求发展,共创辉煌。在这里,您可以尽情发挥才华,享受学习、工作、成功的乐趣,体验精彩的人生旅程。
网址:www.silica-gel.com;http://www.makall.com/
热招职位
相关职位
热门城市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新峰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水泥、熟料、矿粉、商砼、余热发电、运输、精密装备制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化集团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水泥产品的特性以及水泥生产的设备、工艺特点消纳工业固废、危废和生活垃圾。从能源角度入手,与当地钢铁、发电、矿山、洗选等相关产业开展合作,将其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再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形成耦合多种产业循环发展的产业链。同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开展技术创新,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稳定产品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目标。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通过与央企合作,带动高端服务“走出去”;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品牌“走出去”,实现内外双驱可持续发展。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峰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朝着“绿色化、高质化”的发展目标扬帆远航。一、固废、危废处置项目:利用水泥工艺 消纳工业固废、危废二、垃圾处置项目:联姻科研院校 促进企业发展三、SCR超低排放项目:绿色化、高质化发展四、联手格力集团 打造先进基础件基地 五、实践“一带一路”战略海外布局产业园区
绿地集团是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创立29年来,绿地集团始终坚持“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2美国《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483位,在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73位,在以房地产为主业的综合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位。在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55位,在《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59位。
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济南、合肥、南昌、苏州、武汉、长沙、郑州、成都、贵阳、西安、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0座城市。2012年,随着绿地韩国旅游健康城开工建设,绿地集团正式开启海外投资发展新征程,并即将赴澳大利亚、泰国等进行城市综合开发,绿地自主酒店品牌也已成功落户德国高端酒店。国内外市场拓展齐头并进,为绿地房地产主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在确保房地产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绿地集团积极发展能源、金融等次支柱产业。其中,能源产业作为第二支柱产业,已形成涵盖煤炭生产、加工、储运、分销及石油仓储、运输、销售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内蒙古、山西拥有多座煤矿及煤炭物流园区,资源总储量近7亿吨,年产量超过1350万吨,配送超5500万吨。同时,绿地集团还积极打造金融全产业链,组建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入股辽宁盘锦商业银行、锦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东方证券等,并发起成立了中国注册资本额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此外,绿地集团在商业、酒店、建筑、汽车服务等产业也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
绿地集团已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成为一家国际知名、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跨国界、跨行业经营,具有世界级规模、运营管理[1]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并跻身世界企业200强。
西安中兴精诚通讯有限公司(简称“精诚通讯”)成立于2004年,原为中兴通讯旗下的重点经营型子公司。作为中兴通讯在工程服务领域的核心合作伙伴,精诚通讯专注于提供专业的通信技术服务,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经验,并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中兴通讯历年合作伙伴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精诚通讯不仅服务于国内外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还为中兴通讯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自2014年获得劳务派遣资质以来,公司业务已覆盖中国全境及非洲、东南亚、中东、欧洲和南美洲等多个海外市场。秉承“精诚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精神,精诚通讯集结了一支逾两千八百人的高素质技术团队,致力于提供从通信网络建设到5G技术支持,再到云服务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此外,公司在设备销售与租赁、劳务派遣、网络运维、信息系统集成以及铁塔智能监控等领域也展现出色实力。展望未来,精诚通讯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策略,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为核心目标,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力求成为全球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领导者。
现因海外业务需求,精诚通讯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中方派遣人员。中兴通讯作为国际化最早的企业之一,是全球领先的ICT综合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数字化网络部署和通讯项目交付的引领者,为全球1/4的用户提供优质网络和极致服务。精诚通讯为中兴通讯招聘的中方派遣员工,参与中兴通讯海外业务项目交付,提供技术和跨文化适应培训,建立了长期人才发展晋升通道,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期待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加入!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弘景光电”)成立于2012年,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勤业路27号,拥有约1600余人,于2025年3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479”。
弘景光电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旗下设有弘景光电(仙桃)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台湾办事处及深圳分公司,专注于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服务全球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等高端光学应用领域。弘景光电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在AI智能新硬件的创新应用方面蓄势待发,推动在智慧医疗、增强现实、机器人等创新领域的深度拓展,致力于通过视觉技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成为全球光电细分领域的领先光学成像与视频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一家扎根中山的科技型企业,弘景光电始终将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注重人才驱动,持续引进并培养优秀人才,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与完善的福利制度:
- 工作时间为五天八小时;
- 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及一金(住房公积金);
- 员工享有法定节假日、年假、婚丧假、产假及其他福利假期;
- 提供免费工作餐;
- 免费宿舍配备独立卫生间、洗澡间,安装热水器与空调;
- 对优秀员工实施股份激励;
- 拥有健全的培训体系助力职业发展;
- 提供专业与管理双通道晋升路径;
- 营造高效、简单的专业工作氛围;
- 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充满活力的工程师团队。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民办教育知名品牌“中公教育”的主要实体,是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成员(理事)单位。在教育咨询培训和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曾获“最具社会影响力教育集团”、“最具综合实力教育集团”称号。中公教育总部位于北京,直营分校覆盖众多城市,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350个地市拥有470家直营分校和旗舰学习中心,专用教学场地超过30万平方米。业务类型包括面授培训、网络远程教学及各类教育辅导图书、音像、教材等产品的编辑出版发行。成立以来,中公教育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成立公职考试、金融银行、外语、医疗等十余个考试项目研究院及数十个地方考试研究院,拥有6000余名专业专职授课教师,提供4500余种培训课程。2012年,中公教育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建立“公职考试编辑中心”,并与多家出版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每年出版57大系列、3000余种教辅类图书产品。作为由北京大学毕业生自主创办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业务领域涉及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疗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公职人员录用考试及金融银行、国企招聘、考研、MBA/MPA考前辅导、就业指导、IT培训、职业培训等多个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中公教育员工规模近万人,每年培训学员超百万,图书用户超千万,成为国内知名独立知识产权教育服务产业实体。同时,每年提供超千个工作岗位,积极投身社会公益,累计捐赠慈善款项超35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