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逸-logo

金逸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展现电影魅力,传播电影文化。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成立于1949年3月,初期命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一所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综合性研究所,大连化物所注重任务驱动的学科发展,并在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连化物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科研特色。

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经国家批准,该所开始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强调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能源研究为主导,同时推动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的创新发展,旨在为国家经济与国家安全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并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为了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11年10月,大连化物所正式启动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中国能源领域首个国家实验室,规划了包括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在内的11个研究部。

大连化物所还拥有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如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此外,该所在国防安全、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设有多个研究室,如化学激光研究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部等。

大连化物所与国际知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如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和SABIC-DICP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等。

自成立以来,大连化物所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高素质的研究、技术人才,多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7年底,该所共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42人。

大连化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拥有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截至2016年底,该所共有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235人,在读研究生872人,其中包括博士587人和硕士285人。大连化物所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73人。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了各类科研成果247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了6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包括8项国家奖励和12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在科研产出方面,大连化物所第一产权发表的SCI论文总数达到323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120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顶级学术期刊以及相关学科顶级刊物上。此外,大连化物所还出版了11部科技专著,并累计申请专利5229件,其中发明专利4782件,专利授权1752件,发明专利授权1540件,累计获得国外专利授权126件。

大连化物所还负责出版国内催化领域和色谱领域的核心期刊《色谱》和《催化学报》,以及英文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学),其中《催化学报》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学)已被SCI-E收录。

杭州正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杭州正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IT”,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杭州市西湖区,深耕中国商业服务领域十余载,专注于系统集成与信息化创新。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在杭州与成都设有软件研发中心,致力于商业地产智慧运营生态圈的构建。

作为中国最早涉足购物中心商业收银集成方案的公司之一,CIT已在国内购物中心、连锁零售、餐饮服务等行业成功部署了数千个信息终端。公司始终坚守服务于中国商业地产的IT创新发展,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商业管理系统,获得“中国商业地产最佳智慧商管系统解决方案”的殊荣,并持有工信部颁发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证书,通过了多项ISO国际质量认证。

随着中国商业地产步入百花齐放的时代,营运能力成为关键。CIT商业地产软件部门以数据+营运为核心研发理念,于2016年推出了FeTowr铁塔商业地产智慧生态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基础商管营运、CRM精准营销、微网站体验、数据采集、接口管理、POS前台收银、可视化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模块,全面赋能商业地产智慧化运营。

CIT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商业地产行业深度理解和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客户打造集商业管理与大数据应用于一体的生态平台,持续提升客户营运能力和销售数据,助力商业地产价值最大化实现。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公司官方网站www.pos123.net。

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凭借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和顶尖技术工艺,在中国及海外积累了丰富的环保水务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同时扩展了危废处理及处置、循环经济园区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中信集团在环保水务领域的全产业链业务旗舰平台。

中信环境在过去十多年中承担了大量水处理工程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优秀合作伙伴,为旗下数十家企业提供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及回用项目的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服务。此外,中信环境技术公司在大规模市政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建设方面也有众多业绩,已完成数十个项目。

中信环境(清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由央企中信环境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总投资额为7.2亿元,注册资本为2.4亿元,经营范围涵盖环保技术服务、环保工程施工、为厂区提供动力能源、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及营销策划等。目前,该项目占地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达36000吨匹布。印染集聚区将通过“集中布局、印染入园”的方式,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行业标杆”。

内蒙古绿矿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其创始团队为连采连充采煤法的原创者。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煤矿采煤、充填整体技术及装备体系的科技型企业,绿矿科技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业务涵盖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项目建设与运营、整体托管等多个领域,具备充填开采的产业化能力,致力于通过创新解决方案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保、水保、灾害防控及资源释放等问题。

绿矿科技拥有多达三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团队成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十篇。公司组建了高效的专业管理、技术团队以及项目建设和运营团队,旗下共有六家分公司或子公司,总资产规模约为2亿元,年营业额达到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约20%,现有员工总数约400人,其中包括3名博士、5名高级工程师及数十名工程师。此外,绿矿科技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在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发方面保持着深度合作。

绿矿科技在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实施的连采连充技术专业化运营及矿井整体托管项目均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随着技术、装备、管理的快速迭代发展,公司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并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实现整体上市。

企业愿景是让矿山实现“充填自由”,企业使命在于引领充填开采技术的革新,企业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充填开采技术开发与应用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遵循正道、持续创新、遵守伦理道德、依靠并成就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