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华朋特工贸有限公司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机械零部件制造、金属材料改性加工以及金属增材制造服务,为客户提供金属材料供应销售、金属材料改性加工、金属材料性能检测、金属3D打印、激光熔覆、零件修复、机械零件加工制造、内啮合齿轮泵制造等一站式生产制造服务,涉及航空航天、高铁动车、汽车配件、船舶工业、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模具制造等行业领域,为上海及周边千余家先进制造企业提供生产制造配套服务。
公司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15年通过IATF16949国际汽车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认证,2016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2017年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审,2018年3月通过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7月通过ISO14001/OHSAS18001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10月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12月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019年12月通过两化融合体系审核,2020年11月建立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上海市奉贤区“平安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奉贤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上海市奉贤区“文明单位”、上海市奉贤区“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上海市奉贤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上海市奉贤区环保“领跑者”企业、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达标企业”、上海市“绿色工厂”、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上海新长宁集团仙霞慧生活物业有限公司(简称“仙霞慧生活物业”)隶属于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物业管理及相关业务,具备国家物业管理企业一级资质,同时也是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首批会员和副秘书长单位。
仙霞慧生活物业立足长宁,面向全上海。目前,公司在管物业项目超过70个,管理面积约为280万平方米,涵盖商品房、商务楼、公共设施、工业园区、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学校等多种业态,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良好的信誉。
公司曾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中国物业管理品牌标杆企业、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名牌企业、上海市质量管理奖、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党建品牌”、首届长宁区区长质量奖,并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综合百强企业和诚信承诺AAA级企业。自2005年起,公司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自1989年起,连续被评为长宁区文明单位。2017年,公司党支部被上海市委组织部评为“上海党支部建设示范点”(首批100家),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公司秉承“您的满意,是我们的目标;您的微笑,是我们的动力;仙霞慧生活物业,真诚为您服务”的企业精神,以“管理无盲点、服务无挑剔、业主无怨言”为服务宗旨,致力于为广大业主提供贴心便捷的物业服务,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公司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三项认证,形成了严谨细致、规范高效的管理服务模式,在企业运营和社会服务方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深圳永德立新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第五工业区第九栋,成立于2013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二次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占地超过10000平方米。其江西分公司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工业园,占地20000多平方米;东莞分公司位于东莞市黄江镇聚龙工业园,生产基地占地20000多平方米。
公司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高素质的管理技术团队,并通过了ISO9001:2015版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以“优秀的团队、精细的管理、科学的工艺、先进的设备”为企业宗旨,产品以“循环寿命长、放电倍率高、安全性能强”著称,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公司还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十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永德立新能源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科技创新,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低碳环保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立足于锂电池业务,拓展其他相关新能源领域,以低碳环保服务社会,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企业。
深圳六州垯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司规模少于50人,公司类型为民营企业,所属行业为互联网/电子商务。
广州耀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营产品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城市救命地图、警用急救设备、公共救护服务系统、采集工作站、电子证据管理系统整体方案、应急物资管理平台等。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众多发明专利,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AAA级信用体系等多项认证,并多次被评为中国警用装备十大品牌。
2022年,耀致公共救护服务系统正式上线,公司将专注于全国公共救护服务资源平台的建设,采用“互联网平台+物联网”的发展模式,整合急救人员、急救设备及健康教育资源,构建完整的生态链,降低公众获取公共急救服务的成本与从业门槛,突破传统应急救护服务的局限。以科技创新推动公共安全服务发展,守护全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