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嘉峰化工有限公司
500-999人
公司优势
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2.6亿元,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拥有员工600余人,已具备年产量12万吨石灰氮、2.4万吨双氰胺、8000吨电子级双氰胺、以及5000吨双氰胺微粉的强大生产能力。
近年来,公司秉持“务实、规范、发展、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与设备,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包括嘉峰美国公司、嘉峰广州公司、嘉峰苏州公司以及印度代理商在内的全球营销网络,公司利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服务优势,加速拓展国际市场,显著提升了“嘉峰”品牌及其系列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赢得了海外客户的高度信任。当前,公司双氰胺产品的出口量占其总产能的60%,连续四年蝉联同行业出口额榜首。
宁夏嘉峰化工有限公司先后荣获“诚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外贸进出口先进企业”、“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其在金融系统内的信用评级始终维持在最高级别的AAA级。

热招职位
相关职位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肇庆市西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肇庆市西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为50-150人,公司类型为国企,所属行业为金融/投资/证券。
易峰热流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易峰热流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诚聘
广东康特斯织造装备有限公司
广东康特斯织造装备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前身是中台合资企业——顺德市金德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于2000年转制成立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引入联想集团投资,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公司股权重组,成立广东康特斯织造装备有限公司,专司织造装备主营业务。
公司以“金德KINGTEX”为核心品牌,是国内知名的智能化织造装备制造商,是中国纺织机械行业骨干重点企业,现有员工200多人,具备年产织机2000台的产能规模。公司以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为主导产品,整机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型号包括提花织机、毛巾织机、商标织机、产业用布织机、绒布织机等,织物范围覆盖服装、家纺、产业用布等领域,其中剑杆织机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成立至今,公司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和完善管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债投资项目企业(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纺织工业先进单位(2006年,国家人事部)、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6年,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装备制造业50骨干企业(2009年,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2010年,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2013年,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2011年,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2012年,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成长型百强中小企业(2007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广东省著名商标(2007年,广东省工商局)、广东省名牌产品(2007年,广东省质监局)……。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的产品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认定为技术研发中心、被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认定为全国纺织机械行业***一家剑杆织机产品研发中心。至今已获得授权专利/著作权50多项,多个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重点新产品等,并多次获得省、市、行业的科学技术奖励。
作为一家技术领先的民族企业,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国纺织机械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先后担任广东省纺织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副会长单位,并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国家纺织行业标准——“挠性剑杆织机”(FZ/T94004-2009),国家标准——“纺织机械与附件 电子经停装置用停经杆”。此外,公司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的科技计划、技术改造、产学研等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有效推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创新无止境,卓越永追求。金德织机将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坚持“用科技与您共织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一如既往地为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而不懈努力。
福利待遇:
1、五天八小时工作制
2、全员五险一金
句容市恒绿新能源有限公司
句容市恒绿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的民营企业,员工人数少于50人,专注于新能源行业的开发与运营。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于2018年2月7日成立,下设新师范学院、教师发展学院、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和教师发展评估院四个内设机构。该学部是在华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全面落实广东省建设“新师范”战略的背景下成立的。其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充满活力、高效、开放且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内部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激发教师教育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并助力华南师范大学在新时代实现“教师教育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