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logo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000人以上

公司优势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现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产品种类齐全,集科研、生产、销售和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中国生物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生物制品的发展历程,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先后研制并生产了中国的首支天花、霍乱、伤寒、狂犬病疫苗及白喉抗毒素等产品,并分离出了中国的第一株青霉素菌种。自成立以来,中国生物始终将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践行着为国家防疫事业服务的崇高使命,承担着预防、控制和消灭多种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任务。在这些方面,中国生物为中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本土病例、控制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中国生物还承担了国家中央医药储备的任务,在抗击“非典”、应对“甲流”、抗震救灾等国家重大疫情和流行病的应急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生物具有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在六个主要城市设有生产基地,拥有70多条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能够生产200多种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生物医药产品,其中包括24种国家一、二类新药。在中国能够生产的41种疫苗中,中国生物可以生产其中的35种,年产量超过7亿剂。此外,中国生物还能生产10多种血液制品。2013年10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通过了WHO的预认证。这是中国首个通过WHO预认证的产品,也是全球首个通过WHO预认证的乙脑疫苗。这标志着中国疫苗拿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中国疫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生物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拥有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生物技术专家团队,其中有13位是药典委员,3位是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成员。中国生物还是国家首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拥有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和5个博士后工作站,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生物取得了十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其中多项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6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180多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励。2008年,中国生物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新疆财税领域领跑者。

"个体工商户万宁兴隆岩瑞网络科技工作室,企业规模较小,员工人数低于50人,属于民营企业范畴,主营业务涉及影视、媒体、艺术及文化传播领域。"

【嗨皮团建·品牌概览】

嗨皮团建隶属于东莞市众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专精于个性化企业团建活动方案设计。我们提供包括体验式拓展培训、创意团建、旅游团建、学生冬/夏令营、学生研学、亲子拓展、趣味运动会、轻奢露营团建、特色年会、企业活动、新品发布会、生日派对策划等一系列服务。相较于传统的团建模式,嗨皮团建以创意策划和主题体验为核心,深入挖掘独特的活动玩法、目的地路线和项目,灵活定制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我们致力于通过团队建设,激发企业活力,让团建活动成为充满关怀、乐趣和温暖的体验,超越简单的集体培训或旅行,成为激励人心、心灵触碰的盛宴,以及全员共同成长的平台。

凭借专业的拓展培训和团建实施经验,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为来自各类型机构的数千家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了超过30万人的培训服务。秉持卓越品质、创新引领、优质服务的理念,我们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为众多企业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嗨皮团建的成长轨迹】

- **2007年**:“众人团队”品牌正式创立。
- **2010年**,“众维体验教育”品牌启用。
- **2012年**,加入中国体验教育研究院。
- **2014年**,7月被认证为体验式培训特级单位和先进集体;12月荣获中国体验教育杰出机构奖。
- **2015年**,9月在东莞望牛墩建立群英会培训基地,并入选中国体验式教育研究院指定培训基地。
- **2019年**,4月投资建设团联联盟•传奇营地。
- **2020年**,9月嗨皮团建品牌成立,同年11月完成嗨皮团建•望牛墩营地的建设。
- **2022年**,4月投资建设嗨皮团建•松山湖营地;6月签约茂春集团,嗨皮团建•万江营地(包含启农部落区、茂春国防教育区、非遗龙舟团建区)成立;7月进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拓展团建专业,设立人才孵化及课程研究中心,成立东职院校内拓展团建学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