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
公司优势
中国中车承继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业务和资产,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理;进出口业务。
中国中车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和制造基地,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
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以融合全球,超越期待为己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发展等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国际化、多元化、协同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以“转型升级、跨国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战略,努力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创新排头兵,努力把中国中车建设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材”)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是专门从事飞机采购及航空器材保障业务的专业公司。公司的前身是中国航空器材公司,1980年10月经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是中国民航系统成立的第一家公司。1996年3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2002年10月,民航运输及服务保障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三家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三家航空服务保障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作为三家航空保障集团公司之一,经国务院批复正式组建。2007年12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董事会管理体系,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简称银河纸业)是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的造纸企业之一,始建于1958年,座落于山东省临清市,现有员工2900人,占地1672亩,拥有5280mm、4400mm、3200mm、2640mm等多种型号造纸机台,年造纸能力80万吨,年制浆能力50万吨。
长虹,创建于1958年,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期初立业、彩电兴业,到如今的信息电子相关多元拓展,已成为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多年来,公司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夯实内部管理,持续为消费者与企业级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主营“以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业务,以冰箱压缩机为代表的部品业务,以IT产品分销和专业I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T综合服务业务,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精益制造服务业务以及其他相关特种业务”等。
未来,公司将沿着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方向,构建强大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发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由原机械工业部70多家科研设计院所、装备制造和工贸企业沿革发展而来。国机集团目前拥有29家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13万余从业人员,13家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
国机集团是一家多元化、国际化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致力于提供全球化优质服务,以打造科技驱动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总体定位,聚焦科技研发与服务、先进装备制造、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三大主业,重点发展工业基础研发、高端重型装备、高端农林地质装备、高端纺织装备、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供应链集成服务、汽车与会展、产融投资等八大业务板块,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业务。业务涉及机械、能源、交通、汽车、轻工、船舶、冶金、建筑、电子、环保、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00余个驻外机构,业务遍及五大洲。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于2012年6月由机电集团、轻纺集团、化建集团、医药集团等四家产业集团重组而成,前身为南京市原15个工业局(工业公司)。根据市委市政府赋予新工集团的职责,新工集团肩负着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融资并进行先导性投资的重任;承担着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保值增值及维护稳定的重要任务。
集团成立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投资作用,参与实施了高世代液晶面板、LG化学动力电池、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轨道交通总承包、中航工业小型发动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直接投资150亿元以上,参与引导性项目带动形成在宁项目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全市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