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百世慧科技有限公司
20-99人
公司优势
创始团队来自工业软件服务行业,在成立初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品研发管理系统和咨询服务,并成为达索系统的授权经销商。2019年,公司与达索系统行业售后服务部门合作,为中大型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同年,公司在重庆、珠海和深圳设立办事处,迅速发展成为达索系统中国区的核心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认证,并将主要业务聚焦于电池行业智能制造领域。同时,公司取得了达索系统智能制造核心合作伙伴认证,成为达索智能制造联盟的一员。目前,公司拥有80余名员工,其中60余名技术人员,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技术负责和业务咨询经验。
百世慧与全球工业软件行业领先厂商达索系统合作,利用达索系统的产品能力优势,结合公司的技术服务意愿和能力,专注于新能源行业,不断积累行业经验,向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始终恪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承诺。
针对细分行业的产业链,百世慧与达索系统合作,提供材料科学研发、一体化实验室、产品仿真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工艺、供应链计划与运营、制造运营管理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公司的技术团队成员稳定可靠,富有责任心,具备强大的大型项目管理能力、出色的业务咨询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这些特点确保公司能够成功为贵公司提供数字化项目服务。
百世慧以技术服务为使命,以为客户提升价值为核心,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热招职位
相关职位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专业化商业人寿保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其前身为与新中国同一年成立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组建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12月,公司完成改组并成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步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中国企业。
2008年,中国人寿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以及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成为国内唯一的“世界双500强”保险品牌。截至2011年,中国人寿已连续10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排名从2003年的第290位提升至第113位,位居中国金融企业首位,领先于四大国有银行。
温州汇德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温州本土最早将“智能家居”概念引入本地市场的专业集成商,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为高端楼盘、别墅、会所等提供全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凭借严谨的态度和技术实力,公司赢得了众多高端客户的认可。主营产品包括整宅智能系统、家庭影音系统、进口开关面板等,代理品牌涵盖德国永诺(JUNG)、美国Lutron、英国思悦(INSPIRID)、意大利EKINEX、中国河东(HDL)、丹麦Dynaudio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培育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团队。
合肥大儒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规模小于50人,属于民营企业,主营生活服务行业。
在游戏交易行业中,我们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如今我们希望扩大团队,吸纳更多优秀人才!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工所)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广东省化学工业研究所,1993年更名为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2015年,省委、省政府为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新组建广东省科学院。化工所作为广东省化工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随机构划转至广东省科学院,成为省科学院下属18家骨干科研院所之一。
化工所是专业从事化工高新技术研究与工程开发的省属科研机构,主要学科方向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及环境工程等。化工所面向科技前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创新集成,在绿色化工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节能与环保领域实现交叉融合,为服务社会与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化工所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形成了从新化合物设计与合成、结构表征、性能测试、工艺研究、中试放大、工程应用到信息咨询等完整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体系。化工所先后建设有广东省工业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化学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精细化工重点科研基地、广东省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化肥农药检验站等多个省级创新及服务平台。
化工所设有水处理化学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表面活性剂技术开发中心、环境化学研究中心、有机合成技术开发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有机光电材料研究部、柔性传感技术研究部和电子信息材料研究部等研发部门和团队,并在四会和增城建设有产业技术孵化基地,主办出版《广东化工》专业学术期刊。
化工所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敢于创新、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现有职工162人,其中包括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授级高工6人、研究员2人、副高职称40人,专业涵盖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催化化学、化学工程、化工机械、环境化学、生物化学、植物保护等领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具备丰富的技术研发、服务及产业化经验。
建院五十多年来,化工所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近五年共承担省级以上项目6883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拥有160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企业300多家,为行业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化工所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以化学工程、绿色化工新材料方向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为主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引进、聚集高层次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强化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