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育-logo

名师教育

100-499人

公司优势

湖南名师专本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师教育”)是一家集教育培训体系、教育产品研发及教学课程设计、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教育公司。
名师教育专注于全日制专升本培训,已构建一套标准化课程体系和高质量教学服务管理系统,依托强大师资团队,以“考题、考纲、考点、视频”为核心教学内容,展示完整课程图谱,形成多元化教育生态圈。
名师教育以“为升学考试保驾护航”为使命,帮助数万名考生考上理想院校,作为全日制专升本培训的先锋军,立足湖南省发展战略,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便捷高效的“专升本”服务平台,助力每位学子圆梦本科,为湖南省学子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皖江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该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邻近南京和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创建于2008年,前身是河海大学文天学院,2012年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转型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

学校拥有霍里山和郑蒲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总计1353亩,校舍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6.6万册,固定资产总值78869.7万元。

学校下设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并设有基础部和思政部,共有11个教学单位。目前在校本科生约14000人。

学校致力于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现设有3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导,水利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与河海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持续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现已立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834人,其中专职教师806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3人,占比79.8%;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369人,占比45.8%;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24人,占比15.0%,其中包括1名长江学者和6名二级教授。“双师双能型”教师292人,占比36.2%。此外,学校拥有10个省级教学团队、8名省级教学名师和14名省级教坛新秀。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设有各类实验室60个,包括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设有10个研究所、1个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1个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和1个环境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中心。学校承担了416项科研项目,包括104项省级项目和312项市、校级项目,出版了110部著作和教材,发表了1101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150篇,获得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企业委托项目经费达7000余万元。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成立以来,学生在全国、省级和国际比赛中获奖超过1000次,包括216项国家级奖项和36项国际奖项。学校设有专门的创业培训教室和孵化器,每年有500多名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竞赛。2020年,学校获得了3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120项省级项目。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2+2”、“3+1”、“4+1”等形式的合作项目及校际交流,目前有800名国际学生在校学习,其中60%的毕业生获得国外大学的全额或半额奖学金。

学校通过实施“卓越人才教育计划”、“闻天班”等特色教育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三年超过15%,部分专业的录取率更是高达25%以上。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因其“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而广受用人单位好评。10余年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以应用型、地方性为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是建设成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校训“上善若水、笃学敦行”和校风“文心励志、天道酬勤”激励着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曾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优秀独立学院”、“安徽省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节水型高校”、“马鞍山市重点建设十大功勋单位”等多项荣誉。

霍里山和郑蒲港畔,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奋进。皖江工学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博众优浦(常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模具研发与制造、铝合金压铸及精密加工领域。其主打产品涵盖汽车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及发动机系统的精密压铸部件。公司已引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先进压铸、加工及检测设备,配备有从350T到2700T的压铸机共计30余台,以及250多套3轴至5轴的数控加工中心。此外,还拥有完善的后处理生产线以及高端检测设备,如光谱仪、在线X光无损探伤机、蔡司三坐标测量仪、盐雾试验机等,确保产品质量的精良。

博众优浦在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技术创新及精益管理方面严格把控,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部件集成商,如博世、博世华域、采埃孚、蒂森克虏伯等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其生产的高质量产品主要供应给这些企业,并最终应用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奔驰、宝马、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品牌。

中水文化科技(郑州)有限公司(简称:中水文化科技)注册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大学科技园,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控股、郑州华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股成立,是一家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服务、经营为一体的高科技文化企业。公司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主要致力于黄河文化产业服务、河长制产业链开发、水利科技创新服务等方向业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务院出资、水利部主管的水利行业第一家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是全国27家先进出版单位之一。集团基于融合发展理念,致力于出版传媒全文化产业链运作,开展图书期刊出版、新媒体服务、电子音像产品制作、知识资源加工、文化产品营销等业务,着力打造一流水利水电文化企业集团,构建水利水电行业最具规模最具权威的知识资源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

中水文化科技基于集团优质的水利数据资源,重点研发了“河长学习平台”,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长学院为主要依托,聘请相关学科专家教授,提供河长制研究、专题培训、咨询设计、河湖健康评价、信息化建设、河长智库、河长知识库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中水文化科技全面服务于集团的科技发展战略,秉承“立足水电、传播科技、弘扬文化、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为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提供知识服务和文化支撑。

我公司为蜜雪冰城旗下子公司,扶绥大咖国际冷冻水果深加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89239.6平方米,总投资约6.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生产现调茶饮行业所需的果浆果块、芋圆、糖浆、特调鲜奶等产品。

项目投产后5年内预计年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以上,年纳税5700万元以上,并解决大量当地芒果、荔枝、蔗糖等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带动广西本地农产品种植及蔗糖类企业发展。

福建省荔元活性炭实业有限公司由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中国·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内。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金6940万元人民币,主营活性炭系列产品生产。原材料以木材加工区各家企业木材加工的剩余物锯末为原料,下脚料为燃料,是木业加工配套企业,形成木材加工产业链,是一家充分利用木材废料的环保企业,增加木材的附加值。

活性炭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电力、化工等行业。品种包括:YL-100系列味精用活性炭、YL-200系列木质水处理用活性炭、YL-303系列木质糖用活性炭、YL-700系列针剂用、药用活性炭。生产流水线采用国内先进具有自主产权的生产设备和国内一流工艺技术。产品销往国内以及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印度、阿根廷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占地73亩,总建筑面积35658m2,现已建成木屑干燥、炭活化、洗涤回收、成品干燥、粉磨等车间,成品仓库以及水、电、气等配套工程。2011年4月第一期工程投资4500万人民币建成一条5000吨活性炭生产线,2013年上半年第二期投资2440万元建成第二条活性炭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10000吨。达产后,年创产值8000万。

二、薪资福利待遇

1、生产岗位操作工实行三班倒,每天上8小时薪资按日计酬,节假日加班按国家规定发放工资。

2、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为员工办理社保、医保、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福利待遇。

3、公司设有食堂(上班中有免费工作餐供应)统一安排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