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logo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500-999人

公司优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及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语种覆盖最广、办学层次最全的外国语大学。截至当前,该校已开设101种外语课程,并与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313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经过42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国际知名外语教育出版集团,读者规模超过30亿人次,每年有超过1亿人使用外研社的出版物。在外语图书市场,日语、德语、法语等小语种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北外在线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01年创立,2021年并入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外和外研社的资源优势,肩负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使命,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服务体系。历经20年发展,已成为在线教育领域的标杆品牌。北外在线拥有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研发能力,持有4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全国数千家合作伙伴共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服务经验。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技术服务商,北外在线提供全流程教育支持,其“教育信息化服务项目”广受好评。此外,“北外网课”平台深受个人学习者欢迎,被誉为“中国人学外语的理想网校”。北外在线产教融合事业中心专注于继续教育领域的职继融合、校企合作及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探索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培养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成立的北外在线多语种高考运营中心,聚焦多语种高考领域,利用数字化和技术智能化优势,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助力多语种高考生态链发展,推动教育公平,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目前,该中心以日语高考为起点,提供涵盖智库、平台、课程、教研、培训等综合服务,赋能全国高中多语种学科建设,为国家多语种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北外在线始终秉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理念,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路径。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热招,别因简历错过好机会

根据谈职 2024 数据,只有2%的简历能拿到面试机会——你会是那2%吗?

立即诊断

热招职位

高考日语老师¥8000-11000元/月

【岗位职责】1. 在高中校内驻场任教,按照总部教研要求,保质保量的实施日语教学;

热门城市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五八到家有限公司在昆明的分公司,其员工规模位于1000至5000人之间,是一家私营性质的企业,主要经营领域为生活服务行业。

苏州绿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性质的企业,其员工规模在150至500人之间。该公司专注于娱乐、休闲及体育相关产业。

斐缦(长春)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斐缦生物),由国泰国际集团控股,专注于活性牛胶原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凭借在胶原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管理,斐缦生物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并连续两年获得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荣誉,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斐缦生物在长春拥有两座高科技生产厂区,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4亿元。其中,新厂区将建成年产350万毫升注射级胶原蛋白产品的现代化可视工厂,成为国内领先的活性胶原生产基地。斐缦生物实现了从胶原原料到医疗级注射针剂的研发生产一体化;为了确保胶原原料的更高要求的可追溯性,今年斐缦生物在黑龙江讷河投资建设了斐缦(讷河)牛业医用公司,拥有自有的医用牛生产基地。

斐缦生物拥有50余项相关专利,其中包括9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分离提纯、过滤、匀浆乳化等关键技术,保障了产品保持完整的三螺旋结构和高生物活性。旗下FILLDERM弗缦医美针剂品牌,是大陆地区首个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胶原蛋白充填剂,展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独特性和行业认可。同时,公司还推出了BIOYONCE口服美容与功效护肤品牌,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线。

斐缦生物构建了“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转化”的全链条体系,参与多项胶原蛋白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公司还积极开展上市后产品的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医疗操作规范的编订。2022年,斐缦生物联合21位行业专家发布了《胶原蛋白眶周填充的操作规范专家共识》,为行业提供了操作指南。2024年,公司积极参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整形与美容专委会发起的《组织提取胶原蛋白面部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团体标准起草工作,不仅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也进一步巩固了斐缦生物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对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曲靖探知者科技有限公司,规模不足50人,属于民营企业,主营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现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产品种类齐全,集科研、生产、销售和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中国生物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生物制品的发展历程,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先后研制并生产了中国的首支天花、霍乱、伤寒、狂犬病疫苗及白喉抗毒素等产品,并分离出了中国的第一株青霉素菌种。自成立以来,中国生物始终将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践行着为国家防疫事业服务的崇高使命,承担着预防、控制和消灭多种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任务。在这些方面,中国生物为中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本土病例、控制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中国生物还承担了国家中央医药储备的任务,在抗击“非典”、应对“甲流”、抗震救灾等国家重大疫情和流行病的应急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生物具有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在六个主要城市设有生产基地,拥有70多条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能够生产200多种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生物医药产品,其中包括24种国家一、二类新药。在中国能够生产的41种疫苗中,中国生物可以生产其中的35种,年产量超过7亿剂。此外,中国生物还能生产10多种血液制品。2013年10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通过了WHO的预认证。这是中国首个通过WHO预认证的产品,也是全球首个通过WHO预认证的乙脑疫苗。这标志着中国疫苗拿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中国疫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生物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拥有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生物技术专家团队,其中有13位是药典委员,3位是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成员。中国生物还是国家首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拥有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和5个博士后工作站,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生物取得了十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其中多项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6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180多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励。2008年,中国生物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