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
公司优势
中国中铁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源流。1950年3月为中国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变更为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198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基本建设总局,组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0年9月,与铁道部实行政企分开,整体移交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2003年5月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能。2007年9月12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2月3日和12月7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17年12月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具有中国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
中国中铁先后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建成电气化铁路占中国电气化铁路的90%;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约占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八分之一;建设了中国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
中国中铁业务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基本建设领域,包括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等等,能够提供建筑业“纵向一体化”的一揽子交钥匙服务。此外,公司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化战略,在勘察设计与咨询、工业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高速公路运营、金融等业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中国中铁在特大桥、深水桥、长大隧道、铁路电气化、桥梁钢结构、盾构及高速道岔的研发制造、试车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桥梁修建技术方面,有多项修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隧道及城市地铁修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电气化技术代表着当前中国最高水平。
中国中铁机械装备领先。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隧道掘进机械(盾构、TBM)、亚洲起重能力最大的吊装船、整套深海水上作业施工装备、国内数量最多的用于铁路建设的架桥机及铺轨机,以及国内数量最多的用于电气化铁路建设的架空接触线路施工设备。公司能够自行开发及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重工机械,同时公司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TBM 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中国中铁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127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6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67 项;荣获省部级(含国家认可的社会力量设奖)科技进步奖4253项;拥有专利24973项,其中发明专利5157项,海外专利157项;拥有国家级工法 166 项,省部级工法 4609项。公司拥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实验室及“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 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 10 个博士后工作站、36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实验室)、19 个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107个省部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先后组建了20个专业研发中心。
中国中铁现有员工约29万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8.5万余人,正高级职称24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
中国中铁在全球市场久负盛名。自20世纪70年代建设长达1861公里的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项目开始至今,先后在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工程。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和实施项目。
我们愿与国内外各界朋友携手合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材”)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是专门从事飞机采购及航空器材保障业务的专业公司。公司的前身是中国航空器材公司,1980年10月经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是中国民航系统成立的第一家公司。1996年3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2002年10月,民航运输及服务保障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三家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三家航空服务保障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作为三家航空保障集团公司之一,经国务院批复正式组建。2007年12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董事会管理体系,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简称银河纸业)是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的造纸企业之一,始建于1958年,座落于山东省临清市,现有员工2900人,占地1672亩,拥有5280mm、4400mm、3200mm、2640mm等多种型号造纸机台,年造纸能力80万吨,年制浆能力50万吨。
长虹,创建于1958年,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期初立业、彩电兴业,到如今的信息电子相关多元拓展,已成为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多年来,公司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夯实内部管理,持续为消费者与企业级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主营“以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业务,以冰箱压缩机为代表的部品业务,以IT产品分销和专业I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T综合服务业务,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精益制造服务业务以及其他相关特种业务”等。
未来,公司将沿着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方向,构建强大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发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由原机械工业部70多家科研设计院所、装备制造和工贸企业沿革发展而来。国机集团目前拥有29家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13万余从业人员,13家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
国机集团是一家多元化、国际化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致力于提供全球化优质服务,以打造科技驱动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总体定位,聚焦科技研发与服务、先进装备制造、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三大主业,重点发展工业基础研发、高端重型装备、高端农林地质装备、高端纺织装备、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供应链集成服务、汽车与会展、产融投资等八大业务板块,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业务。业务涉及机械、能源、交通、汽车、轻工、船舶、冶金、建筑、电子、环保、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00余个驻外机构,业务遍及五大洲。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于2012年6月由机电集团、轻纺集团、化建集团、医药集团等四家产业集团重组而成,前身为南京市原15个工业局(工业公司)。根据市委市政府赋予新工集团的职责,新工集团肩负着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融资并进行先导性投资的重任;承担着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保值增值及维护稳定的重要任务。
集团成立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投资作用,参与实施了高世代液晶面板、LG化学动力电池、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轨道交通总承包、中航工业小型发动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直接投资150亿元以上,参与引导性项目带动形成在宁项目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全市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