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00-499人
公司优势
出版社每年出版图书上千种,电子出版物约220万片,年发行码洋达5.5亿元,总体经济规模位列全国大学出版社第七位,是国家“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和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应用试点单位。“十二五”期间,出版社有五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近200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多种图书荣获“中国影响力图书”、“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等各类奖项。“数字化学习资源云服务平台及支撑体系建设”项目入选2015年度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得财政部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热招职位
相关职位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华南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注册资本2,970万美元,总部位于深圳。该公司是台资上市企业华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台股代码:2880)的全资子公司。华南金控为台湾地区的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包括银行、证券、产险、创投和资产管理等多家公司,其中主体华南银行为台湾地区前十大银行之一。
华南国际租赁主要为中国境内的台资企业提供制造业加工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机械、办公设备等方面的融资租赁服务,致力于与客户共同成长,实现双赢。公司稳步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能源设备、印刷设备、医疗设备、科技设备、工业设备等多个领域。公司以华南为基础,面向全国,接轨国际,通过结合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租赁资产规模的持续稳健增长,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租赁企业。
公司地址:西乡街道海城路5号前城商业中心1308室
"红山区畅玩互联网络工作室",作为一家个体工商企业,其组织规模限定在员工人数少于50名的范围内。该工作室属于民营企业范畴,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网络游戏开发与运营。
东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为50-150人,公司类型为国企,所属行业为金融/投资/证券。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成立于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麓,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环境优美。设有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珠宝与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楚商学院等8个学院及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2个课部。开设25个本科专业和10个专科专业,涵盖6个学科门类,以工科为主,突出地质、珠宝特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现有专任教师7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0多人,双师型教师200多人。
学校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建设了8个实验中心(共81个实验室)、128个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14万册,并配备现代化电子阅览室和3000多个座位的阅读室,接入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学校体育设施完善,包括标准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生活设施齐全,如超市、食堂等,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学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拥有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1项,省级精品课程1个。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学生屡获佳绩,自2010年以来,获得全国性竞赛奖励228人次,全省性竞赛奖励187人次。一名在校大学生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年提高,每年均有论文入选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处于省内同类学院领先地位。
学校特色鲜明,依托行业背景,打造地质、珠宝专业特色,注重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和“学长制”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模式。楚商学院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负责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社会培训、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工作。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珠宝鉴定GIC证书、建筑五大员、会计从业资格等30多种职业技能、资质及能力培训,至今已有两万人次参与培训。学校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与40余家单位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关系。毕业实习和论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企业经理人”培训项目整合政府、企业、高校资源,构建产学研平台,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与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海外深造机会。同时,学校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开展加拿大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多次派出学生游学归来,收获丰富。学校荣获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并多次入选“全国中学生最信赖的十佳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综合实力20强”、“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前十”等荣誉。
学校在新的发展阶段,秉持“明德大爱,创新笃行”的校训,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