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涛配镜-logo

大涛配镜

500-999人

公司优势

大涛配镜工厂,成立于2021年12月,现有员工600余人,门店100多家,分布于天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武汉、辽宁、浙江、广东、厦门等40余城市;是一家O2O模式的品牌集合工厂店。秉承薄利多销、以量取胜的初心,采用工厂直采+仓储运营的模式降低货品成本,价格透明、自选模式、无推销无套路,打破传统运营模式的局限性。严控品质、售后无忧,全国门店联动;全心致力于给予顾客简洁、高效、自由、性价比极高的配镜体验服务。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北京牛投邦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简称“NewBanker”,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业务架构和技术解决方案,是一家一站式财富管理技术服务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获得经纬创投、元生资本、知春资本、蚂蚁金服旗下凡创资本、概念资本、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金浦投资旗下上海金融科技基金及湖南湘江国投等VC投资人和战略投资者数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在近八年的时间里,NewBanker为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和全国性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服务对象涵盖了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期货资管及大型私募证券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同时也包括了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销售公司等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尤其在公募基金等大型资产管理行业中,其服务覆盖率已超过70%。

NewBanker是入选FinTech Global “全球WealthTech100榜单”的中国公司,并连续三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蝉联KPMG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称号(Fintech 50)。此外,它还被福布斯亚洲(Forbes Asia)评为“亚太区2022年值得关注的100家创业公司”。

NewBanker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朝阳区政府颁发的“2020年高科技高成长20强”、德勤中国评选的“2019年高科技高成长明日之星”、亿欧网财富科技榜2019全球金融科技TOP50、2019爱分析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企业50强等。

目前,NewBanker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CMMI3等资质认证。

襄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组建于2012年3月,现为市住建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襄阳市已建成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管理与维护、新建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管理以及人才公寓建设等重点工作。

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上海城投公路管理公司联合上海应急救援龙头企业及互联网科技企业共同成立,是一家专注于道路应急救援的中心。公司主要承接上海交通委员会和上海道路运输管理局的一键救援任务。

项目背景:服务长三角三省一市,辐射全国,提供汽车产业相关服务。涵盖全国高速公路及城市公路的车辆救援、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并延伸至汽车维修连锁、汽配、保险等汽车增值服务,以及国际国内酒店、旅游、票务等车主服务。现诚邀各路精英人才加盟。

我们期待:
- 驰骋职场多年、身经百战的您;
- 寻求转型、渴望突破的您;
- 与我们携手共创企业美好未来的您!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集团)是中国特大型企业集团,是新中国最早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
  从1948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的建设,到建设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设施的规划、勘察、设计和建设工程,是构筑新中国“钢筋铁骨”的奠基者。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于冶金工业部。2008年12月,中冶集团发起设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冶)。2009年9月,中国中冶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
  中冶集团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基本建设的主力军,在改革开放初期,创造了著名的“深圳速度”。2016年公司荣获中央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中央企业负责人2013~2015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290位,2022年在ENR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排名中位居第6位。
  中冶集团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工企业,拥有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2项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其中,四特级施工企业数量5家,三特级施工企业数量3家,双特级施工资质企业数量4家,位居全国前列。拥有27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过40,000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2项(其中2015~2017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5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62项,发布国家标准602项。累计123项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含参建),256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含参建),24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含参建),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606项。拥有570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89人。同时,集团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3人,全国技术能手75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
  中冶集团按照“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的战略定位,始终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发展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国际一流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自主可控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集成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钢铁强国”责任;始终以卓越的科研、勘察、设计、建设能力为依托,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四梁八柱”综合业务体系,锻造成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主导力量;始终以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担当起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突破者、创新者、引领者的重任,不断打造新常态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靓丽新“名片”。
  面向未来,中冶集团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大力提升质量效益,全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懈倡导并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奋力踏上“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