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派瑞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20-99人
公司优势
热招职位
相关职位
热门城市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安联人寿)总部设在上海,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由合资转为外资独资的人寿保险公司。
依托德国安联集团超过130年的保险和风险管理经验及全球品牌影响力,安联人寿在中国中高端寿险市场深耕多年,通过营销员团队、合作银行及多元和数字化渠道等全方位的营销网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专业全面的人寿保险解决方案,涵盖生存、养老、疾病、医疗、身故、教育金等多种保障范围,确保每位客户享有无忧生活。
目前,安联人寿已在上海、广东、浙江、四川、江苏、深圳、北京、山东、青岛、湖北和宁波设立11家省级分公司,并在近40个城市开展业务。
展望未来,安联人寿将继续秉持安联集团稳健可靠的传统,融合创新精神,专注于活力城市的富裕、新兴、时尚人群,培养“有爱、有趣、有才、有为”的营销精英团队,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保险产品和增值服务,致力于成为中高端寿险市场的引领者。
北京航天工业学校,作为航天三院教育中心,是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的三级单位,坚持"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运营模式,承担着航天三院教育中心、北京航天工业学校、三院党校、飞航学院、三院研究生院、三院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多重职责。充分利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质量学院和新材料新工艺学院两大平台,以服务于航天事业和推动三院战略发展为导向,现已成为集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管理咨询、培训资源开发、培训体系构建、任职资格认证、测评、学历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中心坐落于北京市丰台区云岗北区西里12号,拥有教室20余间,其中包括一个能容纳140人的学术报告厅、16个多媒体标准教室、3个音乐教室及1个符合军工标准的无线电实验室,还有3个具备多媒体同步教学功能的计算机房。现有员工总数4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6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29人。除了内部师资力量外,还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授、两院院士、军事专家、实战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共计约500人。
陕西德信恒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系统维护、检修、安装、调试的专业化企业,其服务范围涵盖从300MW至1000MW的各类发电机组,包括日常维护与大中修任务。公司能够为功率在25MW至1000MW的不同类型发电厂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运行维护、检修、设备安装与改造、调试、项目监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以及备品备件供应等服务。
在资质认证方面,公司拥有电力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和国家能源局承修类二级认证,同时持有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承包三级资质,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证明书、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中国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证书、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锅炉)和电力工程监理乙级资质等。
公司的业务领域广泛,包括发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与技术服务,电厂技术咨询、监理服务,电厂管理、节能服务,新能源技术推广,机电产品的销售,防水防腐及保温工程的施工,建筑安装,电力投资,机械产品加工与制作,以及核电站常规岛和辅助生产设施的整体设备检修施工等。公司在国内多个地区设有运行或维护项目部,并正持续扩大业务规模。
陕西德信恒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重视人才发展与培养,依托强大的公司实力和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我们诚挚地欢迎有志之士的加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北京世标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在重庆设有分公司,其员工规模小于50人,是一家私营性质的企业。该公司的主营业务集中于检测及认证领域。
沈阳嘉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在能源电力数字化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新能源智慧场站的运营与服务、数字电网技术与服务两大板块,其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
公司荣获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荣誉,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盟主、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沈阳市企业技术中心、沈阳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沈阳市科技百强企业等。公司参与并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沈阳市双百工程等,取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行业赛一等奖等重要成果。
公司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不遗余力,与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清华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在内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入研究和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和解决方案,致力于利用先进技术和产品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公司与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