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城达集团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俊城达集团以即时配送业务为基础,拓展并孵化了灵活用工互联网经济平台项目,设立了万华云互联网灵活用工服务平台、跳槽吧以及俊联劳务人力资源公司。自2019年成立集团公司以来,集团已形成即时配送、灵活用工互联网平台、人力资源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具体涉及即时配送、灵活用工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财税服务、保险服务等领域。未来,俊城达集团将进入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网红直播、房地产经纪、物流运输等灵活用工外包业务领域。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功能齐全的产业生态系统,各业务板块公司之间相互关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初步构建了集团社会化用工服务体系的商业模式。

相关职位
热门城市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该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制造与销售环境保护相关的仪器与仪表设备。
昆山富士达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提供压铸零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专业民营型企业。其核心产品包括高端压铸模具、精密工装治具以及定制化的精密配件。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公司配备有现代化标准厂房、尖端生产设备、精密检测工具及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
昆山富士达五金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外资企业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大型企业。秉持“高效、专业、诚信”的经营理念,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将技术研发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以客户满意为最高追求目标,承诺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及周到细致的售后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压铸零部件行业的佼佼者,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为客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价值,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中瑞燃气,大庆市的一家综合性能源企业,专注于新能源的投资开发、天然气的液化与压缩、管道燃气运营以及供热、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自2013年涉足燃气行业以来,公司已成长为拥有近300名员工、9个基层厂站及子公司的大型企业。在2015和2016年间,中瑞燃气相继建成并投产了两座液化和压缩天然气工厂;2017年,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成立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瑞辰运输有限公司和以燃气锅炉供热为主的万阳物业公司,并在2018年于大庆市肇州县设立了分公司,获得该地区的燃气供应独家特许经营权。同年,中瑞燃气与中石油大庆油田展开合作,共同推进井口气加工服务项目的实施。
截至当前,中瑞燃气的工业供气管道总长度超过400公里,服务用户超过100家;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的日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立方米和25万立方米,产品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同时,其燃气运输业务覆盖范围达1000多公里,物业供暖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公司与包括中石油大庆油田、哈铁、飞鹤乳业、三精制药在内的多家中央企业和知名企业在多个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中瑞燃气的业绩持续攀升,从初期的不足三千万元年收入,增长至2019年的三亿元,同时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获得数十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这一系列的发展使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注重科技创新的企业。
未来,中瑞燃气将继续坚守“奉献清洁能源,保卫碧水蓝天”的企业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构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企业体系,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快速选象是一家集教培、孵化、运营于一体的公司,专注于教会所有人如何在互联网上创业,搭建橱窗店铺矩阵。快速选象拥有专业的运营体系、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领先的商业模式,无需投入资金即可获得持续的管道收益。通过在微信上进行私域+公域全域生态的商业设计,搭建了一个零投资实现大众创业和就业的平台。
优美墅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住建部“十大绿色房屋”品牌之一,荣获“最佳绿色装配式农房推广应用企业”称号和“最佳管理团队奖”。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螺栓连接PC装配式建筑体系被住建部推荐为“宜居型绿色农房十大适用技术”。该公司主要面向B端工程客户和C端自建房客户提供装配式建筑综合解决方案,已为多家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和地方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平台、中石化、中石油、高速交投、中铁、中建等国企和房企)提供服务。对于C端零售客户,优美墅则主要与住宅在线、土流网以及建房说等互联网平台合作,致力于标准化工业建造用房。公司先后获得了由清华大学校友投资管理的“清同壹号”基金的天使轮融资,以及管理基金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华耀资本和山东省、青岛市两级政府引导的国资控股科创基金的投资。优美墅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注重自主研发,推出了“YMS螺栓连接PC装配式建筑体系”、“重钢框架结构体系”、“轻钢密肋结构体系”、“泡沫混凝土复合墙体”、“全轻混凝土保温地面”、“模块式房屋”和“3D打印建筑”等一系列明星产品,并主编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取得了五十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还与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前沿技术的研究,积累了大量创新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