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立实践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logo

北京和立实践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和立建筑实践(Inclusive Architectural Practice)是一家融合建筑、室内、景观和图形设计为一体的国际化事务所。团队成员大多拥有中国和海外双重职业背景,专注于创造创新且包容的建筑,推动生活、教育与工作的未来变革。事务所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马笑漪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注册建筑师和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曾担任美国克林斯塔宾斯事务所(后更名为嘉科工程集团)合伙人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多次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国际室内设计协会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荣誉与认证。除公共建筑设计外,和立建筑实践近年来聚焦文化教育建筑领域,长期服务于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北京英国国际学校、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北京十二中、北大附中、北京黄城根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众多国际学校及重点公立学校,成为该领域的知名事务所。秉持“宽容激发创新”的理念,设计团队致力于赋予每个项目独特的空间体验和艺术价值,作品受到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与认可,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设计奖、美国建筑大师奖、美国缪斯设计奖、意大利The Plan设计奖、法国DNA设计奖、香港A&D设计奖、RE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A’设计奖等多项国际设计大奖。事务所位于北京市东城核心商圈,交通便捷,办公环境舒适。诚邀热爱设计、享受生活的设计师加入!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河北星启航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人数不足50人,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所属行业为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量化(聊城)健身有限责任公司诚聘

宁波圣丰建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12200万元。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贰级资质,同时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叁级、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叁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旗下子公司宁波建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在宁波建筑业具有重要影响力,拥有砌筑作业分包壹级、木工作业分包壹级、钢筋作业分包壹级、模板作业分包壹级、焊接作业分包壹级、脚手架搭设作业分包壹级、抹灰作业分包资质、混凝土作业分包资质、水暖电安装作业分包资质等资质等级。公司成立以来,秉持“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宗旨,注重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应用于实践,配备了全套专业施工设备,采用全面系统的科学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近年来,子公司宁波建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参建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超过80%,年均产值超2.6亿元,赢得客户高度信任。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自2010年初成立以来,积极开拓宁波、台州等地建筑市场,参与建设了多个项目,包括奥体清华苑、台州市路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公酒店式公寓及商业综合楼1、2,宁波杭州湾新区智慧宜居区块(9#-a地块)工程等,其中天津开发区科技发展中心(二期)工程荣获2014—201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公司注重质量、工期和文明施工,所建工程质量获甲方认可,成为样板工程。公司将继续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广泛的服务。

公司以自主品牌开发和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代理为主,涵盖企业股权投资、连锁餐饮、品牌投资等业务,是一家多元化、跨区域经营的综合型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品牌市场战略联盟。凭借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双赢的经营理念,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业务覆盖北京、东北三省、陕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地,经营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员工人数近1200人。作为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最大的开拓性运营商,商鼎与万达集团、大商集团、茂业集团、卓越集团、新加坡凯德商用等企业始终保持稳固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一、北京仿生院简介
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Bioinspired Interface),简称“仿生院”,于2019年12月31日成立,以民办非企业形式运行,旨在达成新建研究院目标。依托此平台引入藤岛昭等院士,现有在院院士3名,杰青、长江学者15名,教授研究员40名,聚焦国际仿生界面材料前沿,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目标是建成全球仿生界面科学研究中心、创新基地及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三大突破:关键技术突破、全球创新人才策源地、引领新兴产业链形成。通过支持原创性研究,开发自主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引领与协同创新,助力我国材料、能源等领域产业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创新发展。成立以来,团队规模超百人,拥有两栋研发大楼,发明专利超百项,计划五年内扩展至300人规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