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泓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2017年,公司在车充市场的推广与份额排名显著,实现了平均每月3千套的出货量。同年,我们投资并注册了深圳润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启自有品牌的建设之路。
2018年,我们的产品线得到扩展,成功进入了无线充电、移动电源以及小家电等市场领域,当年的营业额达到了2000万元人民币。
2019年,我们进一步深化产品布局,PD快充产品迅速崛起,同时,我们的业务覆盖了更广泛的市场,年营业额攀升至2000万元。同年,MCU部门正式成立,推动了公司的技术创新与业务增长,年度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
2020年,PD快充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协议出货量达到每月2千套,年营业额再次实现飞跃,突破3000万元。这一年,我们也在氮化镓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PD快充产品的市场表现持续强劲,单月出货量高达2千套,年营业额更是突破了5000万元,显示了公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展望2022年,我们对PD快充与氮化镓技术的发展充满信心,预计年营业额将突破7000万元。这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也离不开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团队核心由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电子专业的领导组成,他们曾在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企业担任设计与项目管理(PM)角色,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底蕴。工程师团队均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拥有超过十多年的数模混合电路设计经验,是公司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常熟市奥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区,于2020年和2023年分别在苏州相城区及贵州贵阳观山湖区成立全资独立子公司:苏州奥斯非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市奥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依托国内能源行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专注于火电厂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的深入研究,为多个大型火电集团提供了燃料管控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技术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等多个专业领域,业务包括面向对象实时数据库、物联网控制软件、物联网云平台软件、企业业务工作流平台(ActiveWorkflow)、三维实时操作视窗软件(O3DRealView)等,具备火电厂燃料管控、煤场管理等系统研发、制造、销售、实施、运维的综合能力,现已成为国内各大火力发电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
湖北融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主营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是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公司积累了大量科研和技术管理人才,专注于计算机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IT服务,业务覆盖湖北省政府、电力等行业,并逐步扩展至全国。公司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集科研、产品开发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企业模式。
目前,公司设有现代企业组织架构,员工平均年龄32岁,技术人员占比77.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93.2%。此外,公司拥有14名项目经理、6名高级项目经理及多名获得国际知名厂商认证的高级工程师。
公司在政府和电力行业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方面经验丰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其电子政务及电力管理软件在市场和专家中享有盛誉,特别是在湖北省电力调度生产、电子政务及安防领域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
公司秉承“至精技术、至全服务、至诚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众多行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赢得多项资质与荣誉,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三级资质、湖北省双软认定企业、软件能力成熟度CMM3认证、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AAA级信誉等级、安防工程一级资质及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单位资质。
广州通用职业技术学校由广州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其前身位于天河区龙洞的华美路,而现时已搬迁至广州的后花园——从都风景区,这里以现代化的建设风格著称,科技氛围浓厚,引领教育时尚潮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自成立以来,学校凭借严谨的管理、优良的学风以及卓越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屡次荣获上级部门颁发的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学校的设施全面完善,包括豪华的航空专业机舱实训室、知名品牌汽车实训室、电子竞技实训室、电梯维护实训室、舞蹈房、琴房、美容实操室及现代化的学生餐厅、标准的体育运动场等,实施了现代化的“6S”管理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斥资三千多万元建立了包括“航空服务”、“电子竞技”、“城市轨道”在内的五大实训中心,开设了航空服务、电子竞技、汽车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美容美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会计等多个专业。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此外,我校师生在各类省级乃至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教职工总数超过200人,其中不乏各高校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指导。秉承“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在“博学、慎思、勤勉、奋进”的校训激励下,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