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伊曼木业有限公司-logo

青岛伊曼木业有限公司

100-499人

公司优势

伊曼木业,青岛地区知名的欧洲与北美洲阔叶木材加工企业,由加拿大宏成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创立。自成立以来,企业始终坚持"精耕细作,全产业链服务"的经营理念,紧随市场步伐,专注于全球原木采购、针叶/阔叶木方锯材生产加工、板材烘干、木制品深加工以及环保生物颗粒生产等业务。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与诚信的商业信誉,伊曼木业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并与多家国内知名林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坐落于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的伊曼木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国内最大的散货码头董家口港仅18公里,距离青岛港前湾港区黄岛港亦不过75公里,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公司占地面积为153.75亩,拥有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配备有12条高效的锯材加工流水线,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原木;同时,拥有29座干燥窑,单次满窑烘干能力可达3,300立方米。此外,公司还设有锯切表板车间,年加工能力为150万平方米表板;刨切表板车间同样年加工150万平方米表板;集成材车间年产量达到3,000立方米;刨光材生产线2条,地板生产线1条,年加工实木地板100万平方米。

伊曼木业持续推动专业人才培训,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模块,不断开拓新业务领域,致力于打通整个产业链,实现跨越式的增长。秉承"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精管兴企,模块管理"的企业理念,伊曼木业不仅在产业升级上不懈努力,同时也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通过优化产品成本结构,拓展国际业务,实现国内外产业的有效融合。未来,伊曼木业将继续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团队力量,推动品质管理、生产规模、市场销售网络、组织结构、产品开发与品牌设计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开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AI智能简历诊断!

想知道你的简历存在什么问题吗?

从简历规范度、职业形象塑造、职场经历、核心能力、职场竞争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为你的求职保驾护航!

立即诊断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

道隧蓥通工程有限公司概述

道隧蓥通工程有限公司源自上世纪7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起源于华蓥市的地方国有企业,曾是华蓥山八大兵工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力量,肩负国家军工基地建设重任,见证了西部发展战略的特殊历史。伴随改革开放及国内外经济格局演变,国防三线建设成为历史记忆,而道隧蓥通顺势转型为民营企业,并投身于交通强国建设。

自90年代末,公司承建了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公路、市政工程、水利水电等在内的150多个项目,累计合同总额达280亿元,已竣工项目130个,完成施工产值180亿元。过去十年,公司年均产值稳定在25.5亿元,峰值达到41亿元。所有竣工项目验收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高达95%,合同履约率亦为100%。荣获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27项,连续12年在交通运输部获得AA级信用评价,连续8年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得AA级信用评价,赢得了业主及社会的高度认可。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优化业务布局,公司于2021年11月成立道隧蓥通工程有限公司,整合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及相关信用评价,以及公司业绩、技术人才、专业设备等资源,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实力。

回顾50年的风雨兼程,展望未来,道隧蓥通工程有限公司秉承道隧集团的使命与全体道隧人的期待,团结一致,勇往直前,持续创新,迈向新的征程。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我们期待与您共同开创辉煌篇章!

深圳格兰云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同时也是其全资子公司——中航国际的成员企业。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98亿元人民币,其业务发展可追溯至1985年开业的深圳上海宾馆,至今已有超过30年的酒店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

成立于2004年的酒店管理公司,开启了品牌连锁化的扩张之路。专注于中高端酒店市场的战略定位,公司现拥有“格兰云天国际酒店”、“格兰云天大酒店”和“天阅酒店”三个备受市场认可的酒店品牌。目前,格兰云天系列品牌在全国多个重要城市及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天津、汕头、贵阳、济南、南昌、扬州、岳阳等,运营或在建的酒店项目总数已达60余家。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打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优异投资回报率的酒店产品,格兰云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已成功塑造了中国酒店行业中的中高端酒店品牌影响力,旗下品牌正逐步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

"企查查",由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专业企业信用查询平台,致力于为用户便捷获取企业工商详情、司法裁决、关联企业、法律纠纷、失信记录、执行人信息、知识产权状况、公司动态以及年度报告等信息。

公司设于苏州工业园区,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融合大数据挖掘、模型构建、行业规范设定与可视化分析技术,且在北京及上海设有研发中心。核心团队成员深耕互联网领域逾十年,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持续优化服务,以"缔造商业传奇"为使命,致力于提供顶级服务体验。

2023年5月20日,企查查隆重推出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商业分析模型——"知彼阿尔法"。此模型依托企查查全面的企业信用数据库,采用垂直领域的大量数据进行训练,相较于现有AI生成内容(AIGC)模型,"知彼阿尔法"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精准的信息呈现。随着基于"知彼阿尔法"开发的产品面世,将为司法、金融、风险控制、政府管理等行业专业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本行是由海峡两岸共同出资组建的商业银行,1997年6月于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开业。19年来,秉持“立足海峡两岸,积极服务台商”的立行宗旨,以台商为核心,定位清晰、特色鲜明,服务质量与营运模式获业界认可,不仅是两岸三地资金流通的桥梁,在推动两岸经济金融交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3年12月,本行获中国银监会核准进行股改及增资。2014年1月完成股改及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21亿元人民币;其中,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台北富邦银行持股51%,合计持有80%控制性股权,剩余20%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014年4月,中国银监会批准本行中文名称变更为“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Fubon Bank (China)Co., Ltd”。2016年10月,经中国银监会核准,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持有的本行20%股权,本行成为富邦金控旗下全资子公司。

本行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引入富邦金控集团和台北富邦银行的先进管理技术,提升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强化内控管理力度,优化风险管理机制,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审慎积极地推进机构筹建工作,为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获得标准普尔长期信用评级BBB+、穆迪长期信用评级Baa1、中诚信评级AA+。

围绕台商聚集区域,本行已开设23家营业网点。总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此外在上海地区设有虹桥支行、徐汇支行、嘉定支行、松江支行、闵行支行、新天地支行、静安支行、陆家嘴支行、长宁支行、自贸试验区支行、日月光支行、外滩支行等12家同城支行;在珠三角地区设有深圳分行及其下辖宝安支行、前海支行;在长三角地区设有南京分行、苏州分行及其下辖昆山支行;在环渤海地区设有北京分行、天津分行及其下辖自贸试验区支行;在西部地区设有成都分行。

宗旨: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以服务本地为起点,促进两岸金融交流合作
定位:本地化经营,打造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且受金融同业尊敬的本土银行
愿景:成为两岸三地最优质的金融服务机构

广州国资管理集团,于2024年2月转变为由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功能类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广州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国资委的辅助力量,该集团聚焦广州市经济发展,致力于“公转”作用的发挥,构建了一个集招商、区域协同、存量资产优化、老字号创新与发展、以及国资国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这一转型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旨在支持市国资委高效执行全市发展战略,推动国资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国资运作模式。

广州国资管理集团作为全市统一的专业资产处置平台,负责接收和处理问题企业与不良资产,形成从资产接收、问题分析到资产处置、资源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出清与托管业务体系,集团大力承接来自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教育医疗等领域内的低效企业与处置任务,同时托管广州市国资委下属各类资产,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定制资产管理方案,发掘潜在价值,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此外,集团还积极参与“两非”“两资”相关处置工作,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与快速通道,确保资产处置流程的高效与合规。

在老字号振兴方面,广州国资管理集团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为市属国企的老字号品牌注入新的活力。集团旗下的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担起老字号企业的统一管理和经营责任,通过资源整合、产业链升级,提升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同时,集团围绕“孵化+赋能”策略,构建老字号品牌孵化的价值链与生态系统,实施多元化的品牌增值策略,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等,旨在推动老字号品牌焕新发展。

作为国有企业服务平台,广州国资管理集团构建了以市国资委为中心、覆盖全市国企的“1+N”运营模式,通过广州广府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服务经验,打造广州国企党建服务中心和智慧党建中心,成为广州国企党建交流与宣传的重要平台。借助“广州国资”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矩阵,集团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服务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同时承担市区合作、招商配套、教育管理等服务职能,建立了一个全面体现广州国企管理、运营和服务一体化的平台。

展望未来,广州国资管理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次创业”的精神面貌,继续为全市低效无效资产整合、老字号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助力优化全市国有经济布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